本帖最後由 jiajia 於 2011-9-27 12:54 AM 編輯

春江魚語凝,秋關雁聲寒,鳳儀月垂淚,華清香已散…… 莫道難過美人關,莫道紅顏薄命慘,千古英雄萬夫膽,為得美人棄江山。 起唱沉魚貌,承歌落雁容,轉念閉月顏,合來羞花色。 我是美人誰是我,我和美人兩蹉跎。我扮美人淚婆娑,他年扮我誰是我……
李玉剛《四美圖》通過“起·遊心”、“承·飛夢”、“轉·戲月”、“合·醉花”四個篇章,塑造了中國古代四大美人:西施、王昭君、貂禪、楊貴妃的詩意形象。劇作者借助美人和玉剛的舞臺呈現,表達的是現代人的追問與思考:美是不是可以永恆?
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不是講歷史故事,而是透過四美,尋找大愛所在的內心線索,尋找由於歷史著迷于美麗的外面而忽略掉的美人的心靈軌跡。我們這樣做,試圖讓每個追憶或想起四美的人,忘卻外表的無可超越,能與四美心心相印,像今晚的李玉剛。
“起”于“柔美”,“承”于“壯美”,“轉”為“淒美”,“合”為“華美”。玉剛是美的守望者,更是愛的守望者。沒有這種守望,就難以呈現四種不同的美。而這守望者的情懷,是通過相互關聯的五首現代詩完成的,回答的是一個哲學命題。
如果說走遍世界的演歌會《鏡花水月》是觀眾近距離享受李玉剛演繹古典美,那麼,欣賞國家大劇院版的歌舞詩劇《李玉剛·四美圖》,則需要觀眾隨著李玉剛一道“入境”,一起在古代美人的美麗中陶醉,一起在美麗背後的故事中追問。
劇作者通過中國古典元素和現代科技手段的有機結合,讓主角李玉剛實現了在“美人”與“我”之間的跨時空穿越。劇中音樂舞蹈作品表現的是李玉剛美人之美,而幕間現代詩吟誦表現的是李玉剛守望之美。兩者交融,用螢幕和舞臺,用影與形,表達出玉剛不同於別人的對於美的追問。
《四美圖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演唱會,而是借助一個新奇特的面貌非凡的形式,展現李玉剛非凡的才華與美麗。在劇中不僅強調了結構與形式的別致,而且強化了李玉剛與以往呈現的不同,在舞美、服裝、造型上,甚至在表演上,力求出新,營造出李玉剛極致的美麗與動人。
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,著名青年藝術家李玉剛主演的大型歌舞詩劇《四美圖》,繼9月14、15日在國家大劇院連續兩場隆重上演後,《四美圖》全球巡演首站將於10月3日國慶登錄人民大會堂,並在人民大會堂起步,走向全球每個角落……
關注美,關注《四美圖》,美將由心生……
視頻: 李玉剛《四美圖》多媒體首曝光! http://player.youku.com/player.php/sid/XMzAzMTU5MzQ4/v.swf
音樂:李玉剛演出《四美圖》昭君旋轉舞 http://tv.sohu.com/20110923/n320358640.shtml
音樂:李玉剛演出《四美圖》嬌俏可愛“萌”西施顛倒乾坤 http://tv.sohu.com/20110923/n320358642.shtml |